(參考圖) 二、技術參數:
1、輸入電源:單相三線AC220V ±10% 50Hz
2、工作環境:環境溫度范圍為-5℃~+40℃ 相對濕度<85%(25℃)海拔<4000m
3、裝置容量:<1.5kVA
4、設備外型尺寸:2820mm×1720mm×1400mm
5、單站工作臺尺寸:860mm×470mm×1400mm
三、系統組成:
(一)上料檢測單元
由料斗、回轉臺、貨臺、螺旋導料機構、直流減速電機(10W/24V 5r/m)、光電開關、電氣安裝板等組成。主要完成將工件從回傳上料臺依次送到搬運工位。
主要技術指標:
實訓內容:
1、第一站傳感器實驗
2、第一站機械安裝調試實驗
3、電氣回路實驗
4、PLC基本指令學習和實際應用實驗
5、第一站上料程序控制實驗
6、第一站系統故障檢測實驗
7、第一、二站聯網程序控制實驗
(二)搬運、傳送帶站
傳送帶站
由輸送帶、檢測機構、推料氣缸、分揀料槽、交流電動機、變頻器、同步帶輪、光電傳感器、色標傳感器等組成,主要完成對工件的輸送及分揀。
主要技術指標:
實訓內容:
1、第二站氣動元件和回路學習
2、第二站傳感器實驗
3、第二站機械安裝調試實驗
4、電氣回路實驗
5、PLC基本指令學習和實際應用實驗
6、第二站工件傳送程序控制實驗
7、第二站系統故障檢測實驗
8、第二、三站聯網程序控制實驗
(三)加工單元
由旋轉工作臺、平面推力軸承、直流減速電機(10W/24V 5r/m)、刀具庫(3種刀具)、升降式加工系統、加工組件、檢測組件、光電傳感器、轉臺到位傳感器、步進電機、步進電機驅動器、電氣掛板等組成。主要完成物料加工和深度的檢測。工件在旋轉平臺上被檢測及加工。旋轉平臺由直流電機驅動。平臺的定位由繼電器回路完成,通過電感式傳感器檢測平臺的位置。工件在平臺并行完成檢測及鉆孔的加工。在進行鉆孔加工時,夾緊執行件夾緊工件。加工完的工件,通過電氣分支送到下一個工作站。
主要技術指標:
實訓內容:
1、第三站氣動元件學習
2、第三站傳感器實驗
3、第三站機械安裝調試實驗
4、電氣回路實驗
5、PLC基本指令學習和實際應用實驗
6、第三站多工位工作臺程序控制實驗
7、第三站系統故障檢測實驗
8、第三、四站聯網程序控制實驗
(四)搬運單元
由機械手、直線移動機構、無桿氣缸、薄型氣缸、單桿氣缸、平行氣夾、工業導軌、電氣安裝板等組成,主要完成對工件的提取及搬運。提取裝置上的氣爪手將工件從前一站提起,并將工件根據前站的工件信息結果傳送到下一單元。本工作單元可以與其他工作單元組合并定義其他的分類標準,工件可以被直接傳輸到下一個工作單元。
主要技術指標:
實訓內容:
1、第四站氣動元件和回路學習
2、第四站傳感器實驗
3、第四站機械安裝調試實驗
4、電氣回路實驗
5、PLC基本指令學習和實際應用實驗
6、第四站機械手搬運程序控制實驗
7、第四站系統故障檢測實驗
8、第四、五站聯網程序控制實驗
(五)分類倉儲單元
由步進電機、步進電機驅動器、滾株絲桿、立體庫、推料氣缸、電感傳感器、電磁閥、電氣安裝板等組成。主要完成對成品工件分類存儲。
主要技術指標:
實訓內容:
1、第五站氣動元件和回路學習
2、第五站機械安裝調試實驗
3、電氣回路實驗
4、PLC基本指令學習和實際應用實驗
5、第五站工件分類程序控制實驗
6、第五站系統故障檢測實驗
7、第五和主控站聯網程序控制實驗
8、全部五站聯網程序控制實驗
9、步進電機驅動控制實驗
(六)主控單元:
主要完成監視各分站的工作狀態并協調各站運行,完成工業控制網絡的集成。總線結構采用工業以太網通信,使各站之間的控制信息和狀態數據能夠實時相互交換。
1、主要技術指標:
(七)MCGS工業組態監控軟件:
當5個單元全部進入聯網狀態時,管理員能夠通過組態監控機中各種組態按鈕方便的控制整個系統的運行、停止等。每個單元的工作狀態以及工件的材質、顏色等在監控畫面上也能夠清楚的看到。
(八)配件
四、實訓項目:
1、了解傳感器的應用
2、觀察氣動元件的應用
3、掌握PLC控制技術
模塊式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實訓系統八個工作站各自都有一套PLC主機,可分成八個完全獨立的工作站進行實訓,在對各單元生產工藝和電氣控制系統的構成熟悉后,通過PLC編程可完成:
1)系統故障檢測
2)工件上料程序控制
3)工件搬運程序控制
4)工件檢測程序控制
5)工件搬運安裝程序控制
6)工件安裝程序控制
7)工件分類程序控制
8)多工作工位程序控制
9)工作單元聯網程序控制
10)步進電機驅動控制
11)機械手搬運控制
12)成廢品分揀控制
13)變頻調速控制
14)傳輸帶控制等
4、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調試
5、機械系統安裝調試
6、電機驅動調試
7、系統維護和故障檢測技術